新聞資訊
                    琉璃廠:“琉璃”與“玻璃”漫談
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來源:www.prairielightimages.com    發布時間:2023.04.06

                    淄博是齊國故地、陶琉之鄉,陶瓷琉璃產業久負盛名,是的產區。淄博博山琉璃歷史悠久,底蘊深厚,行銷各地,聞名全國,在國際市場上也享有很高的聲望。元末明初博山琉璃制造業蓬勃發展,明清時期在國內達到了高峰,“雞油黃”、“雞肝石”、“套料雕刻”、“內畫瓶”等新品種、新技術、新工藝的產生和發展,讓博山琉璃成為當時一顆閃耀的明星,博山曾為清宮廷用琉璃制品的重要供應產地,雖歷盡滄桑,至今依然璀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生活中,我們常說“琉璃花球”、“琉璃花瓶”、“玻璃杯”、“玻璃窗”,那么“琉璃”與“玻璃”是什么關系呢?有什么異同呢?讓我們先看看詞典如何釋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詞典釋義

                    1、琉璃

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《漢語大詞典》琉璃有五層含義:

                    1)     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玉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2)      指用含鋁和鈉的硅酸化合物燒制成的釉料,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,多加在黏土的外層,燒制成缸、盆、磚瓦等。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3)     指玻璃。 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4)     詩文中常以喻晶瑩碧透之物。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5)     指玻璃燈。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2、玻璃(glass) 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1)  古為玉名,亦稱水玉,或以為即水晶。今指一種質地硬而脆的透明物體。一般玻璃是用含石英的砂子、石灰石、純堿等混合后,在高溫下熔化、成形、冷卻制成。 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2)  比喻平靜澄澈的水面。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3)  比喻明凈的天空。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4)  指酒。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5)  指玻璃酒杯。 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6)  玻璃江之省稱。   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7)  指某些像玻璃的物質。如:有機玻璃;玻璃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對比詞典關于這兩個名詞的解釋,除掉比喻及借指等內容,從材質方面來講,相同的部分:一是在過去都可以指寶石;二是部分琉璃是玻璃。不同的地方是琉璃過去還指有釉的陶器(陶瓷),如琉璃瓦。過去琉璃的范圍更廣。琉璃瓦表層的釉就是一層琉璃(玻璃),古籍中把琉璃瓦直接稱為琉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從的角度來講,“玻璃”是指非晶態的無機非金屬材料,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(如石英砂、硼砂、硼酸、螢石、碳酸鋇、石灰石、長石、純堿等)為主要原料,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經高溫熔制而成。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。如我們的窗玻璃、玻璃杯、玻璃瓶罐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而“琉璃”一詞主要有兩種主要含義,一是古代玻璃的稱謂之一,指非晶態無機物質,現在多指藝術玻璃,我們常說的“博山琉璃”就是指這類制品。大學者孫廷銓出版于1664年的《顏山雜記》是我國一部主要記載琉璃制造技術的著作,曰:“琉璃者,以石為質,硝以和之,礁以煅之,銅鐵丹鉛以變之”,這里的“琉璃”是指“玻璃”。我們常把多色的或純色半透明的玻璃藝術制品稱為“琉璃”。直到今天,在淄博當地仍然把傳統玻璃工藝品稱作“琉璃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国产清纯一二区在线www.-亚洲无码日韩爱v-亚洲精品视频导航-久久精品女人天堂一区二区